
2022年1月25日,吉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吉林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尹伊君作《吉林省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報告從服務振興發展大局、強化法律監督、堅持司法為民、加強隊伍建設四個方面回顧了2021年全省檢察工作,并提出了2022年工作安排?,F就報告中所涉及的系列檢察關鍵詞進行梳理解讀。?
關鍵詞1:“5+10”護企安商行動
報告原文:“深入貫徹落實省委部署要求,扎實開展‘5+10’護企安商行動,統合各項檢察職能,打好優化營商環境‘組合拳’?!?/font>
解讀:2021年3月17日,省檢察院印發《吉林省人民檢察院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成立由檢察長擔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在全省組織開展“5+10”護企安商行動?!?”即開展思想大解放、營商環境大調研、企業大走訪、工作大檢查、問題大整頓5個專項活動,“10”即實施三級院檢察長抓營商環境、舉辦“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檢察服務座談、開展落實免責免罰清單情況“回頭看”、推進知識產權檢察職能集中統一行使試點、開展涉民營企業刑事“掛案”清理、民事檢察助企護企、涉民營企業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公益訴訟助企、涉非公經濟信訪案件專項清理、優化營商環境優秀案事例評選10項舉措。

省檢察院召開案件公開聽證會并進行網上同步全程直播
關鍵詞2:《吉林省檢察機關懲治金融犯罪白皮書》
報告原文:省檢察院首次印發《金融犯罪白皮書》,從社會治理層面提出防控對策,助力做好金融風險防控工作。
解讀:2021年11月,省檢察院為全面介紹2020年全省檢察機關貫徹落實黨中央、最高檢和省委相關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重要決策部署,依法懲治金融犯罪,維護保障金融安全編寫了《吉林省檢察機關懲治金融犯罪白皮書》。白皮書共計14000余字,分前言、2020年全省檢察機關辦理金融犯罪案件數據分析、2020年全省金融犯罪案件主要特點、2020年懲治金融犯罪的吉林檢察實踐、以金融犯罪案件為視角我省金融風險點分析、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對策思考、結束語七個部分。同時,將省檢察院與中國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中國證監會吉林監管局、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聯合印發的懲治金融犯罪典型案例作為附件一同發布。
關鍵詞3:檢察長巡田
報告原文:“探索建立‘田長+檢察長’工作機制,創新以檢察長巡田的方式督促保護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font>
解讀:檢察長巡田是將我省黑土地保護專項工作常態化,通過檢察長巡訪、調研、實地辦案、召開現場協調會等方式定期巡查轄區典型黑土區耕地,統籌發揮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職能,督促并推動整治農業面源污染、地下水污染、非法占用耕地、非法變更耕地用途、盜挖黑土、秸稈焚燒、畜禽糞便污染等問題,將“田長+檢察長”機制落實落細,保護促進黑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檢察長巡田的目的不僅在于“巡”,更重要的是促進“辦”。通過強化巡田經常性基礎性工作,發揮檢察長帶頭辦案的引領作用,以實地踏查等方式加強與基層、與同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聯動,拓展發現問題和線索的渠道,及時統籌督促解決“硬骨頭”問題,提升辦案質效。
關鍵詞4:“案-件比”
報告原文:“‘案-件比’從1.49下降到1.13,在保證辦案質量的前提下壓縮辦案環節5263個,有力減少了當事人訴累?!?/font>
解讀:“案-件比”是指發生在人民群眾身邊的“案”,與其進入司法程序后,所經歷的有關訴訟環節統計出來的“件”相比,形成的對比關系?!鞍?件比”中“件”數越低,說明“案”經歷的訴訟環節越少,辦案時間越短,當事人對辦案活動的評價相對越高,辦案的社會效果越好?!鞍?件比”是最高檢案件質量主要評價指標中的核心指標。
關鍵詞5:聽取意見同步錄音錄像
報告原文:“深入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統籌開展聽取意見同步錄音錄像試點,全省13個試點院同步錄音錄像1219件1645人?!?/font>
解讀:聽取意見同步錄音錄像是指檢察機關辦理認罪認罰案件,對于檢察官圍繞量刑建議、程序適用等事項聽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辯護人或者值班律師意見、簽署具結書活動,應當同步錄音錄像。
關鍵詞6:檢察聽證
報告原文:“堅持以公開促公正,組織開展‘檢察開放日’活動105次,舉行案件公開聽證2022次,定期發布檢察業務數據?!?/font>
解讀:檢察機關在案件審查過程中,通過組織召開聽證會的形式,廣泛聽取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和社會人士中邀請的聽證員以及案件當事人、辯護人、相關辦案人員等其他聽證會參加人意見的活動。目前,吉林省檢察機關各條線已實現檢察聽證的案件類型、三級院開展、檢察長主持三個全覆蓋,通過檢察開放日、街頭宣傳等活動,向社會廣泛宣傳檢察機關開展檢察聽證的案例和做法,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關鍵詞7:無障礙環境建設公益司法保護
報告原文:“探索開展無障礙環境建設公益司法保護,發出訴前檢察建議34件,相關經驗被納入全國檢察機關無障礙公益訴訟成果展示?!?/font>
解讀:開展無障礙環境建設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是檢察機關積極穩妥探索辦理殘疾人等特殊群體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的重要切入點和有效著力點,是檢察機關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具體體現。全省檢察機關采取實地走訪、踏查等方式,摸排線索,逐一篩選評估、分析研判,依法精準制發檢察建議,取得良好的監督效果,全國殘聯將我省檢察公益訴訟推動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情況納入無障礙環境專業委員會專項調研報告并給予高度評價。
關鍵詞8:國家司法救助
報告原文:“切實用好國家司法救助‘暖心錢’,聯合省法院先后與省委組織部、省民政廳、省慈善總會等13家省直單位和人民團體,建立國家司法救助與社會救助銜接機制,依法辦理國家司法救助案件243件?!薄俺掷m開展‘司法救助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專項活動?!?/font>
解讀:國家司法救助是指檢察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對遭受侵害但無法通過訴訟獲得有效賠償,生活面臨急迫困難的當事人給予適當經濟資助,幫助他們擺脫生活困境的一項救濟措施。省檢察院精準完善司法救助制度體系,依托政府、法院、檢察院“府院聯動”平臺,構建司法救助新格局,與省高法、省慈善總會聯合印發了《吉林省司法救助慈善基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與省委組織部、省高法、省鄉村振興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建立國家司法救助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振興幫扶銜接機制的意見》。

省檢察院駐村第一書記為泗水村系列糧款詐騙案件被害村民發放司法救助金
素材/省院辦公室
來源/吉林日報